團隊協作的幾個雷區——團隊渙散、執行力差、消極怠工、文化擺設。
很多小公司或者創業團隊失敗的原因就是他們的管理方式有問題:
1、情懷型。創業團隊最常見的管理模式。如果在薪資福利、發展空間上的給予不到位,只談情懷是沒有用的。
2、粗暴型。企業把錢給到位,但瘋狂壓榨,缺乏員工關懷。小企業居多。這種情況,員工也是要離家出走的。
3、不痛不癢型。這種是占比最多的管理方式,物質激勵、文化建設都平平,團隊成員明顯缺少刺激,沒有向上的動力,劃水現象頻頻發生。老年人的生活方式,坐吃等死。
4、要啥沒啥型。還有什么好說的,錢沒到位、學不到東西,是跳槽不香嗎?
那么,如何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團隊呢?關鍵在兩點:提高員工的主觀能動性、提高團隊協作與工作效率。
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企業管理的五大領域:計劃管理、流程管理、組織管理、戰略管理、文化管理。小企業要生存下去,首先要做好的是計劃管理、流程管理、組織管理這三個基礎管理。越來越多的管理者崇尚文化建設,可惜走向是越來越迷。殊不知企業文化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慢慢形成的,企業都發展不下去,何來文化建設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,物質待遇缺乏,再好的團隊文化只是一座空中樓閣。
該如何做?
1、做好計劃管理。有多少錢,做多少事;有多少事,安排多少人。做到人盡其責,物盡其用,這樣才能避免資源浪費。計劃管理也叫目標管理,有目標,并及時對目標計劃進行監測管理,才能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。
2、做好流程管理。提高企業效率的關鍵是流程。實現流程管理需要改變傳統管理的一些習慣:打破職能管理習慣、培養系統思維習慣、形成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、打破職能習慣。做的好的企業都會有一套完整的績效考核體系,職位晉升體系,用績效考核、職位晉升來提升員工的積極性。
3、做好組織管理。組織管理的關鍵在于:分權、分工。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管理人員負責溝通、協作,這樣才能把團隊的戰斗力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來。
好的團隊一定是職責明確、分工細致的,而且協作良好,整體性強。企業管理者一定要融入團隊,這樣才能了解員工真正需要的東西。